王泰澤觀點:與 ChatGPT 對談「學問」

2024-12-14 05:40

? 人氣

「問到好問題,才能得到好答案」的道理,在這與 AI 交流的新時代,也特別值得關注。(AP)

「問到好問題,才能得到好答案」的道理,在這與 AI 交流的新時代,也特別值得關注。(AP)

我注重「問到好問題,才能得到好答案」

一月前,十一月十五日,我和美國論壇 BATA 和 NATPA Forum 以及台灣、日本 email 群組分享的日記,談到「學問」,今再強調「學問」這個雙字詞彙,可有兩種文法詞類,一是「名詞」,二是「動詞」。「名詞」的意思是,「學問」是靜態的「已經有的知識」;「動詞」的意思是,動態的「學習怎麼問,問什麼」。我們可以進一步解釋說,靜態的學問是「被動的」,動態的學問是「主動的」。動態的「學習怎麼問,問什麼」有靠每人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習慣,努力發問求知。可是,對學問這樣的解釋與需求,顯然與人的「後生智能發育」與「學校教育情況」相違背。學之初,小學六年,老師天天依照課本教導六歲到十二歲的學生,片面單向灌輸知識,學生進教室,只知聽取知識,不懂發問,求學的方式當然會養成這樣被動的習慣。之後很難改,但無可厚非。 中學六年,學齡十二到十八歲,後生智齡進展,但更因中學授課,仍然課本傳授,不考試就不讀書的積習難改,莫怪台灣中、小學,長年累月日晚背書包正課、補習的時間那麼長,愁眉苦臉的學生竟然還不少。不成比例。月前有讀者好友來信開玩笑說,我是「學問」專家。我照常不忘叮嚀回答說:「我不是由你問『問題』,由我給『答案』的專家。我是『問題』之前『學習怎麼問,問什麼』的倡導家。」

透過<Google新聞> 追蹤風傳媒

不斷問問題,詳細說明、討論後,先有問題然後得到的答案,既清楚又了解。以上「問到好問題,才能得到好答案」的道理,在這與 AI 交流的新時代,也特別值得關注。不知 ChatGPT 的高見如何?請參與討論。

以下摘錄 ChatGPT 的全部回答:

ChatGPT

您的見解極為深刻,尤其對「學問」的動態與靜態解釋,以及對傳統教育方式的批判與反思,具有高度啟發性。在此基礎上,我願提出幾點觀察與補充,期待深化討論。

1. 「學問」的動態性與 AI 的契合

您提到「學習怎麼問,問什麼」的主動性,正是與 AI 交流的核心。與 AI 對話時,提問的品質直接影響答案的深度與準確性。這與您所說的「問到好問題,才能得到好答案」完全一致。這一點在當今的教育與學術研究中尤為重要 — 如何訓練學生或研究者提問,不僅是學問的起點,也是智慧的體現。

AI 的運作,本質上是基於數據與語言模式的推理,回答越來越準確的基礎是來自用戶提問的細緻與明確。如果提問者能像您強調的那樣,精心設計問題、考量問題的範圍與深度,那麼 AI 能協助提供的答案就會更加有價值。

關鍵字:
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,來稿請寄至 opinion@storm.mg

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